原标题:海口凤翔街道探索社区(村)服务新模式
社区“帮帮团”服务“不打烊”
(资料图片)
“前几天感冒需要打针,打了‘帮帮团’电话后,他们很快上门提供服务,非常贴心。”近日,在琼山区凤翔街道那央村玉洲村民小组,年近90岁的孤寡老人吴淑雄说,今年5月,村里成立了“益·凤翔”帮帮团,为群众提供健康义诊、高龄老人认证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7月8日下午,在玉洲村民小组的大榕树下,正在乘凉的吴淑雄说起“帮帮团”的服务时感慨良多。
吴淑雄是位孤寡老人,双腿行动不便。虽然此前村“两委”干部建议他去养老院,但他更愿意居家养老。
然而近日,独居的他突发感冒。这时,他想起了那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振贤提起的“帮帮团”。于是,他拨通了村干部吴淑明的电话,希望“帮帮团”能送他去医院看病。梁振贤得知后,第一时间和吴淑明驱车将他送到了医疗机构。此后的一周内,梁振贤和“帮帮团”其他成员轮班送他就医。
“前段时间,我家邻居空调老是滴水,影响我休息。我反复协商处理,但是一直未果。于是我就找‘帮帮团’希望寻求帮助。”7月8日下午,凤翔街道高登社区居民王女士说,社区工作人员、“帮帮团”成员在接听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实情况,并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方法,最终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凤翔街道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谢珍指着手机中的一份统计表说,截至目前,“帮帮团”已经组织开展健康义诊、矛盾纠纷调解、防电信诈骗、低保申请、高龄老人认证等活动共计35场次,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共22件。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帮帮团’是我们依托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村)治理与服务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凤翔街道工委委员吴涛说,街道充分整合利用了下辖12个社区(村)现有的办公场所,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便民帮办代办点,为“帮帮团”成员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并公开工作制度、服务承诺、服务守则、工作流程、服务电话等内容。
同时,依据“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原则,明确了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街道挂点领导、社区(村)“两委”干部、小区党建指导员、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网格员等,均是“帮帮团”成员。每天,“帮帮团”都有专人值班,确保第一时间接听群众来电诉求。
帮办代办点还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闭环服务制等制度,确保群众事项得到妥善解决。“只要群众有需求,大事小事都可以来帮办代办点寻求解决。”吴涛说,下一步,街道将不断完善便民帮办代办制度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