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正文
只用一天,我就把东北基因找回来了
2023-08-04 08:05:30来源:腾讯网

只用一天,我就把东北基因找回来了

东  北


(资料图)

昨天领着俩娃起大早,搭飞机,顺顺利利抵达哈尔滨。虽然头一天刚下过大雨,但中央大街基本干了,只剩下几处小小的水泡子。

松花江上云层乍破,空气清爽,东北夏季的气候就是这么优越,想想北京那一会儿四十度一会儿洪涝一会儿又蒸桑拿的抽风劲儿,就觉得真是出来对了。

娃大了还是好,虽然没有飞机上萌萌的小崽儿可爱,但能拎箱子,能拧瓶盖,能自己去卫生间,我背个轻便的小双肩包在前面不管不顾咔咔走,呼呼好省心。

从机场打车到酒店,出租车司机话巨多,说个不休,动不动就吟两句诗,我现在终于明白同事看我忽然吟诗时心里是什么感觉了。

过会儿,这师傅又缓缓念出:

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他说地振高岗的时候,我好不容易忍住,差点抢着接下句。离开东北久了,已经习惯于让话掉地上,如今却觉得自来熟人来疯的基因蠢蠢欲动了。

他看见我在手机上拼命地捣鼓红包(代这两天上岸的小牛娃们发),又说:

看你还以为是搞技术的呢,原来是财务。

接不住,真接不住,我总不能说“老弟,没看出来吧!姐其实是网红!”

在中央大街上逛逛,很热闹,人又不像北京景点那样过分的多,吃吃买买,孩子们觉得挺有意思,就一件事让二宝纳闷:

为什么这里的人都说东北话呢?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说东北话的人。

我说……

有没有可能因为,这里就是东北呢?

大街上循环放着喀秋莎,情不自禁就走到了一个俄罗斯餐厅,

菜做得还不错的,红汤挺经典,店不大,但有很多老物件和艺术品,值得一看。我得意洋洋把门口照片发给朋友们看:

金爸爸说:

一家俄国餐厅,被美国杂志评为中国最好的,这事儿怎么听怎么蹊跷……

可恶,他就是嫉妒我出来旅游,因为他家不旅游,坚持在家恶意学习。

街上走走,很有意思,东北的正能量宣传牌,也把押韵进行到底。

听过我历史故事的粉丝和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北京时说话是很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嗷嗷标准。

然而来哈尔滨半天儿,词库就复苏了,开始跟人飚东北话,谁也看不出我是外地来的。

大宝的手机在飞机上坏了,屏幕上出一条黑线,图标乱窜。她一想五天没手机玩,就咧着大嘴哭了起来。

她一会儿怀疑是手机累了,让手机休息会儿;一会儿怀疑是手机太脏了,擦来擦去;一会儿怀疑中病毒了,清理杀毒了好几遍,差点恢复出厂装置。

最后我看不修好她就会一直扫我的兴,只好带她在附近找了个手机修理店,领着进去,人家一看就说屏幕坏了,换了就能好,半小时。

我说:换!老大立刻笑了,贴上来蹭我。

没出息玩意儿,咋不哭叽尿嚎的了?

哎妈呀,这么正宗东北话都出来了,我这基因真的复苏了。

何止是我,待到四分之三天的时候,孩子的东北话也出来了。在松花江坐船时,老大说:

咋害不开呢?

吃完饭的时候,二宝说:

来,你也kuai(三声)点儿汤。

笑死我了。

晚上找了个清净馆子,俄罗斯菜还是吃不惯,点些正经东北菜吧……一点就多,菜量太大,老豆腐那是真好吃,北京吃不着。

还有最最经典的锅包又,老二纠正了我二十多次,叛逆期的我还是坚持叫锅包又,必须正宗,她后来也开始叫锅包又了。

哎呀终于旅游了,热泪盈眶,有啥事蹩找我,噶哈呀?休假尼!太放松。

想真放松害得喝点酒,点瓶啤的,二闺女陪两杯!喝迷糊直接回房间睡觉。

吃饭时听邻桌几个东北人聊天,一个女的说:

想吃好喝好玩好,就得先学好,孩子教育不能耽误。

看看,我们东北人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喝酒也是东北地域文化啊,来二宝,再走一个!咋不喝了呢?是不是瞧不起我?你不喝我不喝,东北文化谁传播啊?

过会儿二宝也开始胡咧咧了,给我大讲希腊神话,并吹嘘印度神话、埃及神话、北欧神话、日本神话,哪个她都略懂。

就是这个味儿,几十年前,喝了酒跟同学在桌上对着吹牛时的感觉,重温了。我闺女陪我,把东北文化基因找回来了。

大宝在对桌抿嘴笑了,我说咋地?她说正在给小闺蜜发微信:

我妈一喝多就管我妹妹叫老弟。

图片 | 网络截图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