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悬念了!”
昨(6月16)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杨红旭发的一条微信,在朋友圈刷屏。他用了好几个感叹号,传递强烈的“救市”期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杨贴了好几张截图,似乎想证明,这次错不了。
我把它转给了张大伟。伟哥“本色毕露”:
不用看易居任何人说什么,自己企业亏的居然比开发商还多,还好意思预测房地产呢。
大量的房子,包括一二线城市,包括豪宅非豪宅,包括一手和二手,都卖不动。开发商朋友一筹莫展,“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
市场出现一丁点利好,都恨不得放大再放大,希望能对惨不忍睹的上门量,有所帮助。
房地产开发商的营销操盘手最先感知了楼市的水温。与杨红旭们的乐观判断相反,他们用大幅降价促销,做出了最诚实的选择。
今年的“618”大促,正好与“父亲节”重叠。在深圳,一批楼盘趁机祭出促销大优惠。
其中不乏地处核心城区、配套相当成熟的项目。
多位市场人士向苗头表示,深圳打折更狠的项目,不止这些,而且已经促销大半年了,“以前是不降价就卖不动,现在是越降价越卖不动。”
这刀刀见肉的“大促”发生在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市场不会觉得奇怪,发生在一线城市的远郊,大家也觉得理所应当,但是当它发生在全国平均房价最高的深圳的核心区,这些核心区的房价在最无底线的二手房“参考价”机制面前曾经无畏无惧,真实成交价不跌反涨……市场的心理防线开始动摇了。
一位在早年市场低位时花几千万买入深圳多处优质房产的朋友说,过度悲观的情绪正在全面蔓延,2套拿在手里多年的深圳湾豪宅,最近竟然被中介带来的客户吹价五六百万。她担心接下来,会发生“踩踏”。
6月16日会议的有关报道,没有一字讲房地产,但不影响一众捉急的房产类媒体、中介、专家发挥想象,“一揽子房地产重磅政策利好有望加快落地,政策‘救市’信号明确。”
还加粗涂红、做标题,“下周出台”。
现实有多困难,改善的预期就有多强烈。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3月份的小阳春后,已连续两个月走弱,难道就这么疲软下去?
不想想办法?
政策求雨,迫在眉睫。
我还是那句话,意淫害人。
要对“高质量发展”、“房住不炒”、“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非常准确、清晰的认识。
提出“高质量发展”、“房住不炒”的2017年,也提到“三大失衡”:
房地产和实体经济、金融和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供需。
一家两三年前即正式宣告暴雷的上市房企的实控人,甚至懒得找朋友去抬一抬已经连续十几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公司股价。
两年来,人们在提及花样年2021年9月底的突然“躺平”时,渐渐不再咬牙切齿,反而认为当年决定,是多么正确、多么英明、多么前瞻。
一位近期在认真学习大人物论著的朋友,在跨城召集的业内讨论热烈的一次饭局上猛敲桌子:
房地产不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房地产不再充当“火车头”,房地产不是“实体经济”,“房住不炒”,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这些早有定论,权威岂容挑战?
他去年上半年辞去一家上市房企的总裁职务后,每天只做三件事:
看书,打球,旅行。
他拒绝了所有希望他再战江湖的邀请:
方向不对时,躺平就是最好的投资。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