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药、一种新技术的治疗手段进入医保之前,往往需要有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一部分是商业保险来解决费用问题。”3月13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彭明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两会健康策”中谈到,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入,医疗、医保、医药三者需联动结合,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互联网医疗构建全病程管理模式,理顺“医、药、险”三大服务场景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化解看病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资料图)
互联网医疗助力全病程管理
彭明强谈到,互联网医疗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发展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有意促进互联网医疗和医疗业务的融合,构建院前、院中、院后、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让信息化多走路,让老百姓少跑腿。
“互联网医疗更多的是针对慢性疾病复诊患者以及需要康复管理的病人。信息化能够为患者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预约,医生在线上诊断,患者可以线下取药,对于患者来说,在家里就能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更多是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可以让比较边远的地区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远程的会诊和指导,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彭明强说。
在彭明强看来,互联网医疗让医疗体系构建更加完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当下互联网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推动医疗、药物、保险三端服务深度融合
彭明强谈到,医疗离不开医药,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药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创新药的发展,许多无法治愈的疾病有了根治的希望。对于医院来说,也希望药物越来越精准,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患者也能用得上、用得起,让药物治疗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传统意义上来说,可能很多人认为对于药企来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生产和研发药品,最后将药品提供给医疗机构,但实际上,药企的场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只关注药品远远不够,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带来更多关怀。”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谈到,从药企的角度,不断地去研发出来最好的药品永远是核心价值。同时,药品最后还是要患者能使用上,药企也要联动医疗机构、支付方等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去打造未来的医疗、药物、保险等各种服务联动场景。
圆心惠保CEO彭煊介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升、创新药的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可能,让患者面对疾病时有更多选择。此时,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应对医疗费用至关重要。而普惠型的商业健康险作为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衔接层,可以更加有效解决多元支付、创新药物支付问题,是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间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圆心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何涛介绍,目前圆心科技有医疗科技、药物、保险服务三大版块,构成了患者全病程管理的主要场景。在就医场景中,圆心科技与约170家三甲医院共同进行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运营,从线上到线下,从诊前、诊中到诊后开展全病程管理。
如何才是有效的全病程管理?何涛表示,首要是思考从哪里切入进行管理,其次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所以首先,圆心科技在医疗、药物,保险这三个场景中触达用户和提供服务。然后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里包括三个“主动”,第一是“主动筛”,基于目前国家提倡的防治大于治疗的目标,我们与疾控、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一起通过主动筛查患者的检验检测报告,发现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
第二是“主动管”,圆心把不同阶段的病人的检测报告进行标签化、结构化,主动干预有需要的人群;第三个是“主动问”或者说主动回访,特别是对于一些离院后的患者,回访他们的用药效果、检测报告的数据变化、复诊提醒等等,要做到这三个主动其实比较复杂和繁琐,因为包括了诊前、诊中、诊后,现在圆心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数据进行处理,再借助AI和大数据的力量让服务变得更有效率。
而在用药场景中,圆心科技与罗氏等优秀企业共同推进线上、线下药房管理,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和治疗效果的追踪管理。何涛表示,在保险服务方面,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使用离不开支付和可负担,因此圆心科技旗下的圆心惠保,联动医保、保险公司推动构建了以基本医保为基础,惠民保及专科保险等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共同助力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责编:李爽
主编:张赫
校对:陈龙飞
标签:
相关新闻